灵当的双n化商业身资面精革命产与债务
每当我向圈外朋友解释Web3时,总会遇到一个灵魂拷问:这玩意到底怎么赚钱?说实话,这就像向90年代的人解释互联网商业模式一样困难。但经过这两年的摸爬滚打,我逐渐看清了Web3商业模式的迷人之处——它把token变成了会下金蛋的鹅,同时又是个随时可能引爆的债务炸弹。 记得我第一次听说美团估值时,下巴差点掉到地上。这种靠烧钱补贴跑马圈地的玩法,在Web2时代简直司空见惯。但Web3给了我们一个更刺激的选项——直接把公司股权变成token,像发传单一样撒给早期参与者。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玩的游戏点卡,只不过现在点卡能当股票用了。 去年接触过一个Web3外卖项目,他们打算让每个送餐的骑手、订餐的用户都成为股东。听起来很美好对吧?但问题在于,当所有人都能轻易获得"股权"时,这个"股权"到底值多少钱?就像小区门口的煎饼摊突然说要上市,你会不会觉得这估值有点魔幻? 我见过最戏剧性的一幕是某个DeFi项目token暴跌80%。项目方在Discord里安慰社区说:"别慌,这是在减肥。"后来我才明白,他们是在用价格下跌来抵消前期过度补贴带来的债务。这种"以跌还债"的玩法,简直颠覆了我对商业的认知。 最经典的要数Curve的案例。他们早期疯狂撒钱抢市场,CRV价格从高点跌了90%不止。但神奇的是,随着时间推移,平台手续费收入慢慢填补了这个窟窿。这就像一个人借了高利贷买彩票,结果真的中了头奖还清债务。当然,更多项目没这么幸运,最终变成了"跑得快"游戏。 说到资产创造,NFT绝对是个绝妙发明。记得去年有个朋友花0.1ETH买了个像素青蛙头像,三个月后卖了15ETH。我问他这玩意值钱在哪,他说:"因为大家都觉得它值钱。"这种自我实现的预言,让传统金融从业者直呼内行。 而LSD(流动性质押衍生品)更是把杠杆玩出了新高度。它就像俄罗斯套娃,每一层都让你感觉资产在增值。但说实话,每次看到DeFi的TVL数字,我都忍不住想:这里面有多少是真实的,有多少是镜中花水中月? 最近在研究Blur和Blast的案例,简直是一部精彩的商业谍战剧。Blur先疯狂补贴抢占市场,等大家上钩了,突然推出Blast来转移债务。这就像开赌场的先送你筹码,等你玩high了再开个VIP厅让你输得更惨。 最让我震撼的是USTC的复活术。当所有人都以为新项目是救命稻草时,庄家却在暗中拉盘母币。这种"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"的操盘手法,让传统市场的坐庄大师都自愧不如。 说到底,Web3商业就像在玩火。把握得好,token就是点石成金的魔法棒;玩砸了,它就会变成吞噬价值的黑洞。但正是这种刺激与风险并存的特性,让Web3成为了这个时代最迷人的商业试验场。传统商业的华丽转身
Token的双重人格
Web3的资产魔法
商业模式的终极对决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Friend.tech起死回生:2000万TVL背后的逆袭故事
- 巴以冲突背后的数字货币暗战:当比特币成为武器
- 以太坊怎么了?暴跌背后藏着这些不为人知的隐忧
- 区块链投资:从投机到价值发现的思维转变
- 当股市遇见币圈:这场币股联姻究竟是谁在收割谁?
- 强强联手!NvirWorld携手ICP打造Web3游戏新纪元
- Web3寒冬将至?五大热点事件深度解析
- Farcaster:V神都在用的去中心化社交新宠,值得你关注吗?
- 比特币过山车:12.5万到11.4万背后的政治经济博弈
- 以太坊怎么了?近期的疲软走势背后藏着这些秘密
- 美国正亲手将加密经济的未来拱手让人?Coinbase法务高管发出严厉警告
- 当科层制遇到DAO:一场关于组织形态的世纪对话
- SEC新规重拳出击:基金命名不能再挂羊头卖狗肉
- 旅游业拥抱元宇宙:从恐惧到机遇的华丽转身
- 10月14日合约市场观察:BTC与ETH的震荡困局
- Supra能否撼动Chainlink王座?一场预言机市场的权力游戏
- 加密市场周报:2700亿美元稳定币新高背后暗藏哪些玄机?
- 当世界陷入动荡,比特币的价值光芒愈发闪耀
- 解密全同态加密:从理论萌芽到技术突破的三十年风雨路
- 9月比特币市场观察:当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渐行渐远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