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上逻辑投资机欢背后的构狂以太车吗坊还
最近几个月,以太坊的表现简直让人瞠目结舌。记得年初那会儿还在1380美元徘徊,转眼间已经冲到4360美元高位,这涨幅比坐火箭还快。但有意思的是,这轮行情里唱主角的竟然不再是散户,而是那些西装革履的机构玩家们。 我在翻看数据的时候,一个现象特别扎眼:截至8月中旬,70家机构的钱包和ETF基金竟然囤积了近千万枚ETH,占到流通量的近8%。这让我想起去年这个时候,市面上还在讨论"散户如何抄底"呢。更耐人寻味的是,当价格突破4200美元时,那些持有上万枚ETH的"巨鲸"地址数量突然暴增,创下了13个月来的新高。 说实话,这种机构主导的市场让我既兴奋又担忧。兴奋的是,大资金进场说明行业越来越成熟;担忧的是,我们这些普通投资者还能分到蛋糕吗? 这轮行情最戏剧性的地方,莫过于那些经验丰富的大佬们集体"打脸"。Abraxas Capital这个在圈内摸爬滚打多年的机构,1800美元抄底却在2300美元就急着套现,结果眼睁睁看着价格继续翻倍,最后亏了1.4亿美元。更讽刺的是,BitMEX那位整天喊着"以太坊必破万"的创始人,居然在3500美元时看空,最后被迫在4200美元高位接盘。 这些故事让我明白一个道理:在暴涨暴跌的加密市场,知行合一比想象中难得多。就像我认识的一个老矿工,2018年就囤了几百个ETH,结果在去年熊市里1400美元全抛了,现在每次喝酒都悔得直拍大腿。 最近总有人问我:"以太坊涨这么多,可链上数据没跟上啊?"我觉得这种想法太书生气了。加密市场从来都是故事先行,就像Solana那波行情,价格从7.8美元涨到130美元后,生态才真正爆发。想想看,当年亚马逊股价翻倍的时候还在亏钱呢,特斯拉暴涨时交付量也就增长25%。 现在的以太坊像极了2017年的互联网股票,大家都在赌未来。监管政策松绑、机构配置需求,这些预期才是推动价格上涨的真正动力。等到各项指标都完美了,可能连汤都喝不上了。 我每天都能收到这样的私信。说实话,牛市里最痛苦的不是亏损,而是踏空。从技术面看,这轮行情确实还没到疯狂阶段——谷歌搜索热度只有历史峰值40%,推特上讨论也不多,说明大量散户还在观望。 我的建议是:别在直线拉升时追高,等那些"插针"式的急跌再分批建仓。记住2017年的教训,那些在最高点all-in的人,很多到现在都没解套。投资就像坐公交车,错过这班总比上错车强。 说到底,加密市场永远充满意外。与其纠结点位,不如好好想想:你相信区块链的未来吗?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那么短期的波动又算什么呢?机构大举进场,市场格局大变
老司机也翻车,坚守有多难?
价格先行,基本面随后
现在入场还来得及吗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RWA革命:当房地产遇上区块链,这场金融变革正在悄然发生
- Friend.tech:一场疯狂的币圈社交实验与土狗狂欢
- 加密货币市场的套路:当心主力钓鱼陷阱
- 当音乐遇上区块链:玩转Web3音乐新世界
- 2024-2027加密牛市:一场充满变数的财富盛宴
- LOOM能否上演10倍神话?深度解读这个突然爆发的潜力币
- 深度解析:为何以太坊总在2000美元大门前徘徊不前?
- 机构资金流向揭秘:以太坊挑战者们正在抢戏
- HyperLend:为Hyperliquid生态注入资本活力的关键基建
- 加密世界的下一个爆发点:OpenTele携手Telegram重塑交易体验
- 比特币巨鲸疯狂扫货:市场即将迎来牛市?
- 全球比特币挖矿版图:谁在主导这场数字淘金热?
- 晨间加密市场观察:12月7日BTC和ETH交易策略探讨
- 以太坊新玩法:两层质押设计能否终结Lido垄断?
- 社交经济正在改写加密世界规则:QKEx独创交易所+社区新玩法
- 以太坊行情分析:警惕追空陷阱,底部形态或现买入良机
- 投资智慧:睡个好觉比赚大钱更重要
- NFT市场再现黑马:Pudgy Penguins交易量暴涨背后的故事
- 普通人想翻身?加密货币可能是你最后的机会
- 构建永续互联网:Permaweb如何重塑数字世界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