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究历了教父竟经的财山车什么长鹏币圈赵这一富过
说实话,最近这两年富豪们的日子都不太好过。通货膨胀、地缘政治风险加剧,让不少大佬的身家都打了对折。但要论最惨的,恐怕非币安创始人赵长鹏莫属。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"华人首富",如今的身家缩水程度堪比币圈大跳水。 记得2021年那会儿,赵长鹏可是实打实的亚洲首富,1000亿美元的身家让多少人羡慕不已。可谁能想到,短短两年时间,他就从云端摔到了地面。最新的胡润百富榜上,赵长鹏以450亿人民币的身家排在第97位,换算成美元还不到70亿。这落差,比比特币的行情波动还刺激。 赵长鹏的创业故事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逆袭剧本。1977年出生在连云港一个普通教师家庭的他,十几岁就跟着父亲去了加拿大。在麦吉尔大学学计算机的他,毕业后一路开挂,不到两年就混进了彭博社的技术团队,在伦敦、东京等金融重镇都留下了足迹。 但真正改变他人生的,是2013年那次偶然的机会。当时他听投资人朋友谈起比特币这个新鲜玩意儿,那种两眼放光的表情我都能想象得到。第二年,这个"疯子"居然把上海的房子都卖了,就为了all in比特币。现在想想,这不就是典型的"币圈思维"吗? 2017年绝对是赵长鹏人生的分水岭。那年夏天,他创办的币安交易所正式上线,还推出了自己的代币BNB。我认识的一个老币圈人说,当时的币安就像是开在淘金热时期的银行,靠着收手续费就赚得盆满钵满。更绝的是,它不仅支持主流币种,还给了各种新币种展示的舞台,这种"来者不拒"的策略,让币安的用户数像坐火箭一样往上窜。 2021年底,《福布斯》给赵长鹏算出了900亿美元的身家估值,那一刻他确实站上了人生巅峰。但正如他自己说的,"没有流动性的估值没有意义",这句话现在听起来格外扎心。 好景不长,今年3月开始,美国监管机构就像约好了一样,一个接一个来找币安麻烦。先是CFTC起诉币安非法提供衍生品交易,接着SEC又甩出13项指控,足足136页的起诉书看得人头皮发麻。 最要命的是SEC指控赵长鹏挪用客户资金,这就像是在银行圈里说人家偷储户的钱一样严重。我记得消息爆出当天,BNB直接暴跌9%,整个币圈都跟着抖三抖。现在想想,当时那些疯狂抄底的人,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。 更糟的是,币安的市场地位正在被蚕食。曾经它能甩开第二名十条街,现在领先优势已经缩水到两倍多。最惨的是币安美国站,基本上已经凉凉了。这让我想起当年国内P2P行业被整顿的场景,简直如出一辙。 说实话,现在币安面临的困境比大多数人想象的都要严峻。全球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下,曾经"野蛮生长"的那套玩法已经行不通了。但赵长鹏似乎还没放弃,他常说的那句"守得住才能富"的名言,现在听起来更像是一种自我安慰。 不过话说回来,币圈从来不缺奇迹。谁知道明天会不会又蹦出个什么新概念,让整个市场重新疯狂?但有一点是肯定的,合规化这条路,赵长鹏是再也绕不开的了。 作为旁观者,我们只能感叹:在加密货币这个修罗场里,没有人能永远站在顶峰。赵长鹏的故事,或许正是这个行业最真实的写照。从码农到首富:赵长鹏的逆袭之路
币安危局:当监管的风暴来临
前路何方:币安还能绝地反击吗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法式浪漫遇上数字革命:2023年法国商户掀起加密货币热潮
- DogeCoin:从网络迷因到价值革命的十年蜕变
- 资产上链:金融创新的双刃剑,我们该如何握住这把利剑?
- 数字金融新纪元:当稳定币遇上代币化资产
- 数字货币市场周末异动:以太坊强势上攻,比特币能否绝地反击?
- 市场迷局:当传统规律遇上现代金融的变奏曲
- 市场观察:比特币以太坊底部信号显现,如何把握机会?
- 八月币圈风云:BTC过山车遇上ETH强势突围,抄底时机到了?
- 币圈震荡中的生存指南:当主流币停滞时如何把握机会
- 美国财政部的温水煮青蛙:10万亿美元稳定币布局背后的金融霸权争夺战
- 稳定币的未来:一个金融老兵的多元思考
- 美国首个州级稳定币FRNT横空出世,这次玩真的!
- 币圈大咖齐聚杰克逊霍尔,美联储鹰派竟为加密技术站台?
- 稳定币的十字路口:当野孩子开始穿西装打领带
- 当艺术遇上资本:加密货币的文艺复兴之路
- 加密货币市场惊魂24小时:比特币跌破11万大关,机会还是陷阱?
- 加密货币监管风向突变:美联储取消银行加密业务专项监管
- 3.8万亿加密货币市场:喧嚣背后,真正的核心资产只有这四个
- 区块链安全再升级:火币HTX加入全球反洗钱天网计划
- 币圈老司机的真心话:2025年8月23日比特币以太坊行情解读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