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金的金盛刚刚宴才成为场数比特币将万美开始这字黄
最近和几位币圈老炮儿聊天,大家都在感叹:还记得2017年第一次买比特币时,价格还不到3000美元,现在回头看简直像是在做梦。MicroStrategy的CEO迈克尔·塞勒最近在彭博社的访谈中又放出了震撼言论:"比特币这辈子都会把标普500按在地上摩擦!"这话从一个持有价值710亿美元比特币的上市公司CEO嘴里说出来,分量可不一般。 谁能想到,曾经被各国政府视为洪水猛兽的比特币,现在居然成了香饽饽?我记得去年参加一个区块链会议时,大家都在担心监管风险,现在情况完全反转了。特朗普当选后,美国居然公开说要当"全球比特币第一大玩家"。《比特币法案》这种放在三年前会被当成笑话的文件,如今正儿八经地在国会讨论。说实话,这转变快得让我都有点恍惚。 让我们用更接地气的方式看这个数据:假设2010年你在比特币和标普500各投了1000块,现在比特币账户可能已经够在北京买套房,而标普500账户可能只够买个厕所。这不是在讲段子,这就是现实。更魔幻的是,塞勒提出的"股权成本理论"——上市公司买比特币居然成了给股东创造价值的"负责任行为"。这让我想起前阵子香港上市公司博雅互动,就因为买了2000多个比特币,股价直接坐上了火箭。 我认识的一个华尔街基金经理最近跟我说:"现在圈子里都管MicroStrategy叫'比特币永动机'。"这家公司买比特币就像普通人买奶茶一样频繁,而且价格越高买得越欢。他们最新一笔买入均价高达11.7万美元,这种"追涨"行为放在传统金融市场简直不可理喻,但在币圈却成了教科书般的操作。 记得2017年那波暴跌,我认识的好几个朋友都割肉离场了。但现在看来,正是这种剧烈的价格波动,才给了普通人上车的机会。塞勒说得很直白:"要是比特币一直稳步上涨,早就被华尔街的大佬们包圆了,哪轮得到我们小散户?"这话虽然残酷,但确实是这个理儿。现在比特币的波动率已经从早期的"过山车"降到"海盗船"水平,可能再过几年连这样的机会都没了。 面对机构玩家越来越高的护城河,我们小散还能怎么玩?我建议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:一是定投指数基金,虽然收益没那么刺激,但胜在稳健;二是关注那些转型能源的矿企,它们正在构建一个"挖矿+能源"的新商业模式;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自己保管私钥,毕竟在加密世界,真正掌握资产的不是交易所,而是那个写着12个单词的小纸条。 这场数字黄金的盛宴才刚刚开始。当99.8%的全球资本还在观望时,我们这些早期参与者就像站在了2000年的互联网风口上。虽然没人能准确预测比特币最终会涨到多少,但有一点很确定:十年后再回头看,现在的价格可能都会显得无比便宜。政治风向突变:从"地下货币"到"国家战略"
数字背后的疯狂:2万倍的差距意味着什么?
专业玩家的"疯狂"游戏:越贵越买?
波动性:是诅咒还是恩赐?
普通人的破局之道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合约交易入门指南:如何挑选靠谱的交易平台
- 币圈热点轮动加速:如何在市场变局中把握机会?
- 深度解析:7个不容错过的POW宝藏项目
- 链游的困局:当游戏沦为金融工具的外衣
- 美国金融机构如何看待加密货币?一场令人深思的行业观察
- 一位技术乐观主义者的自白:我为何拥抱d/acc理念
- Solana空投狂欢:是昙花一现还是生态涅槃?
- 比特币NFT新玩法:OrdiBots 3D系列今晚23点开抢,这些信息你必须知道
- 比特币的真相:它根本不是你以为的那种加密货币
- Mint Cash项目引爆加密市场:一场由USTC燃烧引发的狂欢
- IOST双周观察:11月中旬的精彩瞬间
- 资深投资人手把手教你:比特币投资全攻略
- 如何在震荡市中游刃有余?老交易员的实战心得
- USTC惊天闪崩背后:市场躁动期的生存法则
- 深度解析HopeLend黑客攻击:一场精心设计的DeFi劫案
- OpenAI内部风暴:一颗可能改变AI游戏规则的Q星
- 以太坊还能上车吗?机构狂欢背后的投资逻辑
- Solana:低成本之王能否在加密寒冬中杀出重围?
- 当监管者戴上政客的面具:揭秘詹斯勒的双面人生
- Blast:这个自带利息的L2能否颠覆游戏规则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