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士局之e的道的思与破一个业内困境考
最近在深入研究Lybra Finance时,我发现这个协议面临的问题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。作为一名在DeFi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,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观察。 说实话,USD的本质就像个"高利贷"游戏,7%的铸币收益率和5.5%的票面利率之间,天然就存在向上脱锚的基因。这就好比你在银行存钱,银行给你的利息比它放贷的利率还高,这生意怎么做?而peUSD这边更是个"跷跷板",1.5%的固定借贷成本让它在市场上忽上忽下,不过我观察到的现实是,更多时候它都在往下掉。 Lybra在版本迭代过程中犯了不少错。v1时代的eUSD处理、v2的TVL迁移、DLP机制的设计,每一个环节都像是给协议"放血"。特别要吐槽的是那个从5%降到2.5%的DLP要求调整,简直是个教科书级的反面案例。 想象一下,你开了一家会员制超市,本来要求会员每月消费500元。后来你发现客流减少,就把门槛降到250元。结果是:原本消费500的老会员觉得不值当继续了,而新来的250会员又撑不起场面。Lybra现在就是这个尴尬处境。 在我看来,这些本质上都是经济模型设计问题。解决起来说难也不难,关键是要够狠够直接: 第一招是"核武器"级别的:直接消除所有套利空间。让协议自己质押LBR零成本铸造eUSD,这样就能无限量供应把价格压住。同时用USDC/3Crv在底部托住peUSD,形成"上有顶下有底"的安全区间。 第二招更聪明些:给peUSD引入TRFM和DSR机制,用利率这个"看不见的手"来调节市场供需。这就像美联储加息降息那样,让资金自动找到平衡点。 第三招是"羊毛出在羊身上":把协议套利赚的钱拿出来组成公共DLP池。现在有些第三方已经在做DLP租赁的生意了,这说明市场需求是真实存在的。其实DLP比例更像是引擎的"涡轮增压",它影响的是铸币速度,而不是能不能铸币这个根本问题。 说实话,Lybra现在需要的不是修修补补,而是一次彻底的"经济手术"。这些方案听起来可能有点激进,但在DeFi这个快节奏的赛场里,有时候慢就是快,犹豫就会败北。USD的困境:一个经济学难题
转型期的阵痛:每一步都在失血
破局之道:经济手段解决经济问题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美联储9月降息:市场热切期盼背后的隐忧
- 数字货币市场风云录:从Metaplanet疯狂囤币到英国散户春天
- 市场观察:加密货币市场的狂欢与机遇
- 市场狂欢背后:是时候冷静思考了
- 币市风云:8月7日BTC、ETH行情深度解读与实战策略
- 12月3日区块链晨间观察:市场暗流涌动,机遇与风险并存
- 比特币冲破4万美元:矿工笑开花,市场暗藏玄机
- 比特币突破4万大关,ORDI两天暴涨100%!这些机会你抓住了吗?
- 寒冬中的生存智慧:一位老韭菜的加密熊市生存指南
- VR行业迎来里程碑时刻:Apple加持的伦敦盛会能否开启元宇宙新纪元?
- 重新思考代币经济:XION如何破解区块链的通胀魔咒
- 市场震荡期,追高需谨慎
- 加密货币市场风云突变:市场轮动中的投资机会与风险
- 超维元宇宙获评2023浙商年会最具影响力企业
- 比特币突破4.2万美元背后的金融革命:华尔街17万亿资金即将入场
- RWA代币化:当华尔街遇见区块链的革命性碰撞
- 一个交易老兵的十年心路
- 市场风向观察:加密资产能否再创辉煌?
- 比特币突破4万美元大关:狂欢背后的市场逻辑
- 解密全链稳定币USDV:当传统金融遇上区块链革命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