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虚拟洗钱陷阱道的货币三种不知致命犯罪
最近几年,虚拟货币俨然成为电信诈骗的"新宠"。作为一名从事经济犯罪研究多年的专业人士,我见过太多受害者被这种新型犯罪手段骗得血本无归。今天,我就来为大家剖析这种犯罪行为的三种典型情形。 记得去年处理过一个案件,诈骗者利用虚拟货币平台,将骗来的资金像变魔术一样转移得无影无踪。这种"虚拟货币结算支付型帮助行为"已经成为电信诈骗的新帮凶。简单来说,就是犯罪分子利用虚拟货币为电信诈骗提供资金转移服务。说实话,这种行为比传统的洗钱手段更加隐蔽,也更难追踪。 2021年"两高一部"出台的《意见(二)》确实给这类犯罪戴上了紧箍咒,但犯罪分子也在不断进化他们的手法。就像打地鼠游戏一样,我们刚堵住一个漏洞,他们又钻出新的花样。 在司法实践中,我们发现要准确认定这类犯罪,必须抓住三个关键点: 首先,要看转移的资金是否符合犯罪所得的三大特征。我曾经经手一个案子,诈骗者声称被害人的钱是用来炒股的,但实际上这些资金根本就没有进入股市。这种明显具有财产性、违法性和确定性的资金,就是典型的犯罪所得。 其次,诈骗是否得逞至关重要。这就像足球比赛中的越位线,必须准确把握。我们采用"失控说"作为判断标准,也就是说,当受害人完全失去对资金的控制时,诈骗才算完成。在这之前提供帮助的行为,就是诈骗的共犯;之后的行为,则属于掩饰犯罪所得。 最后,还要看帮助者的主观故意。这里有个很微妙的区分:如果帮助者明确知道对方在实施诈骗,那就是共犯;如果只是知道对方在搞网络犯罪但不清楚具体内容,那就属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。 根据我的办案经验,这类犯罪主要呈现三种形态: 第一种是"事后帮助"型。就像我经手的一个案例,诈骗完成后,有人专门负责把赃款兑换成虚拟货币转移。这种情况下,定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最合适。 第二种是"中途加入"型。有个典型案例是,诈骗过程中,有人通过加密通讯软件与诈骗者达成默契,主动提供虚拟货币账户。这种行为就构成了诈骗共犯。 第三种是"稀里糊涂"型。有些人明知对方在干坏事,但具体干什么不清楚,就提供虚拟货币服务。这种就应该定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。 从我们办案的经验来看,预防永远胜于治疗。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大家: 1. 对"稳赚不赔"的投资项目要保持警惕,天上不会掉馅饼。 2. 当有人要求你通过虚拟货币转账时,一定要多留个心眼。 3. 投资前最好咨询专业人士,不要轻信网络上的"投资专家"。 法网恢恢,疏而不漏。虚拟货币虽然给犯罪提供了新的工具,但只要我们掌握规律,依然能够精准打击。同时,提高自身防范意识,才是避免上当受骗的最好方法。虚拟货币犯罪的"七十二变"
认定犯罪的三把"密钥"
三种情形下的法律利剑
给投资人的忠告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市场脉搏 | LDO与XLM的最新技术形态解读
- 资深交易员赵秦川:把握市场脉搏,多单布局正当时
- Web3时代:游戏用户获取的困境与创新之路
- 2023年区块链游戏:寒冬中的点点星火
- Web3的未来:从数字社区到实体国家的奇妙旅程
- 比特币市场遇冷:投资者为何集体躺平?
- 恭喜跟上节奏的老铁们!这波行情吃得真香
- NFT维权乱象:当数字藏品遇上维权风暴
- 炒币成功者的心理密码:我花了五年才明白的真相
- 当美债收益率飙升,比特币市场正在上演怎样的故事?
- 周悦盈:当大饼遭遇黄昏之星,28000点下方还能硬撑多久?
- 市场如期回调,我们的空单策略大获全胜!
- 揭秘朝鲜黑客的致富密码:从LinkedIn钓鱼到34亿美元加密货币大劫案
- 从NFT到数字产权革命:我们该如何抓住这波数字资产浪潮?
- 币圈捷报:精准预判下的丰厚回报
- Web3手游突围战:破局者如何在红海市场寻找新机遇
- 通胀警报拉响!美国PPI意外飙升打脸降息预期 加密货币上演深V反转
- 美债风暴来袭:16年高点收益率如何撼动全球金融格局?
- 韩国加密监管新纪元:变革中的市场规则
- TRON开发者生态版图再扩张:巴塞罗那站即将掀起Web3创新风暴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