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必线两位教你时代守住生命创作版权看专家
在这个随手就能用AI生成内容的时代,我经常看到身边的内容创作者们捧着爆款内容却愁眉不展。"我的创意会不会被抄袭?""二创到底怎么才算合规?"这些问题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每位创作者头顶。前几天杨浦区司法局的一场活动,着实给这群创意工作者打了一剂强心针。 杨浦公证处的文博老师打了个生动的比方:"你们创作就像盖房子,公证就是给房子装防盗门。"他举了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:去年有个短视频博主,作品刚火就被搬运,幸亏他提前做了区块链存证,最后维权成功。文博老师强调,现在公证取证已经不像过去那样麻烦,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完成7×24小时全天候存证。 我特别认同他说的"预防优于补救"这个观点。就像我们买保险不是为了出事,而是为了不出事,创作保全也是如此。他建议创作者可以建立自己的"证据库":重要作品发布前,先用时间戳"盖章";发现侵权苗头,立即录屏存证。这种防患于未然的做法,才是聪明人的选择。 曼昆律所的刘红林律师的分享更是让在场创作者频频点头。他把二创比作"旧瓶装新酒"——关键是这个"新"字。单纯把电影片段剪剪接接加个背景音乐?危险!但如果是深度解析镜头语言,加入独创性观点,就可能进入法律保护的"安全区"。 刘律师特别提醒使用AI工具的创作者要当心"版权陷阱"。他分享了一个案例:某博主用AI生成的插画做周边,结果发现图案元素涉嫌抄袭。这说明AI不是免责金牌,商业使用时更要擦亮眼睛。 现场一位做影视解说的95后创作者小林跟我说:"以前总觉得法律离我们很遥远,现在才知道杨浦区把法律服务送到了创意园区。"确实,从每周驻点的律师服务到全天候的线上公证,这些举措让法律不再是冰冷的条文,而成了创作者实实在在的"护身符"。 在我看来,这场活动最珍贵的地方在于它打破了"法律很复杂"的迷思。创作者不需要成为法律专家,但必须掌握这些保护自己的基本技能。毕竟,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,保护好创意就是保护好自己的饭碗。保全证据:创作者的第一道防线
二创的"安全区"在哪里?
法律服务就在你身边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加密资产的全球监管变局与中国选择的十字路口
- 朝鲜黑客组织Lazarus的狩猎季:104天内5次精准打击加密机构
- Web3世界的隐私革命:零知识支付如何重塑金融未来
- 科技大佬闭门密谈:AI时代的盐铁会议暗藏哪些玄机?
- 2025年8月15日:全球加密市场迎来多极化发展新格局
- 泰国加密货币税改来袭:海外收入不再逍遥法外
- Web3.0日报:Tether豪掷4.2亿美金布局AI芯片,NFT市场冰火两重天
- 市场风向突变:短线顶部已现,下周或将延续调整?
- 加密货币市场热点追踪:从Coinbase调整到特朗普的股市豪言
- Uniswap v4截断预言机:DeFi安全防护的新王牌?
- 账户抽象:让区块链操作像刷手机一样简单
- 当真命天子变成数字屠夫:一场价值百万的加密货币爱情骗局
- 从1个ETH到90个ETH:揭秘FriendTech的财富密码
- 亿万富翁的加密货币噩梦:马克·库班870万美元被盗始末
- 市场风云突变:大盘高位回落背后的投资启示
- Filecoin存储与计算双轮驱动:FVM落地半年的真实成绩单
- 比特币9月行情观察:当市场开始玩心理游戏时
- 比特币高位震荡 多头能否再创辉煌?
- 币市迷局:9月行情震荡中的投资智慧
- 以太坊的蜕变之路:从技术实验到价值网络的华丽转身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