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线兴奋零卖台上投资当房地产A平吗也能拆我们者该
今天早上喝咖啡时,看到一条重磅消息——香港要搞RWA登记平台了!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司机,我第一反应就是:这事儿不简单。
你可能要问,RWA是个啥?说白了就是把现实中的"大件儿"资产,比如你家附近那栋写字楼或者国债,通过区块链技术切成"小份儿"来卖。想象一下,原来要花几百万才能买的写字楼,现在100港币就能当"房东"了,是不是有点意思?
RWA为什么突然火了?
记得去年在港岛参加金融科技大会时,RWA还是个只有机构大佬们窃窃私语的话题。现在突然火起来,我觉得主要有三个原因:
首先是DeFi的泡沫破了。以前那些号称"年化200%"的去中心化金融项目,现在连本都收不回来。相比之下,有实物资产托底的RWA简直就是金融界的"老实人"。我认识的一个基金经理朋友说,他现在宁可要5%的稳定收益,也不要50%的空中楼阁。
其次是政策风向变了。香港、新加坡这些金融中心都在抢着给RWA定规矩。就像我常跟客户说的:在一个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开车,总比在荒郊野岭瞎转悠强。
香港这个平台厉害在哪?
这次香港搞的RWA登记平台,可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。我仔细研究后发现,它至少解决了三个痛点:
第一是解决了信任问题。之前有个客户问我,怎么确保他买的"数字黄金"背后真的有黄金?现在好了,香港的平台要求所有项目都必须经过资质审核、定期审计,还要有法定托管机构。这就好比菜市场有了质检员,买菜终于不用提心吊胆了。
第二是降低了参与门槛。以前想投资优质商业地产?先准备几千万再说。现在通过代币化,普通小白也能分一杯羹。上周我就帮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配置了2000港币的房地产代币,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。
第三是提高了流动性。传统房地产买卖有多麻烦,买过的人都知道。现在变成了数字代币,理论上可以像股票一样随时买卖。不过这里要提醒一句,目前二级市场还在发育期,别指望像炒币那样快进快出。
给普通投资者的实用建议
根据我这段时间的观察,想参与RWA投资的朋友可以这么操作:
首先,关注香港金管局的官网。政策信息永远是第一手的最靠谱,别光听群里那些"小道消息"。
其次,从简单项目入手。黄金、国债这类底层资产清晰的RWA比较适合新手。上周我就看到有个项目把保税区的红酒做成代币,这种就...还是让专业人士先试试吧。
再次,控制仓位。再好的创新也要有度,建议把RWA配置控制在总资产的20%以内。记住2008年金融危机的教训——鸡蛋永远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。
最后提醒大家,看到年化15%以上的项目一定要提高警惕。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,如果有,那大概率是陷阱。
写在最后
说实话,作为一个经历过数次金融周期的从业者,我对RWA既期待又谨慎。它确实代表着金融民主化的未来,但也需要时间来验证。
香港这次的动作,让我想起90年代的互联网泡沫。当时大家都说互联网是骗局,但坚持下来的人最终见证了改变世界的技术。RWA可能也是这样——短期可能会过热,但长期来看,这确实是金融领域的一次重要变革。
所以,如果你问我该不该参与?我的答案是:可以尝试,但请保持理性。毕竟投资就像冲浪,既要敢于抓住浪潮,也要时刻记得潮水会退去。
(责任编辑:案例)
-
Ordinals峰会2023:比特币生态的新纪元在新加坡启航
九月的狮城,空气中弥漫着区块链的狂热气息。在PARKROYAL COLLECTION Marina Bay酒店的会场里,我亲眼见证了Ordinals Summit 2023如何成为Token2049大会最闪耀的明星。4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区块链信徒齐聚一堂,这种场面让我想起了2017年以太坊ICO狂潮时的盛况——只不过这次,主角换成了比特币生态。一场属于比特币极客的狂欢作为参加过无数行业峰会的"... ...[详细]
-
最近比特币的表现让整个加密圈都兴奋不已。作为长期追踪市场动向的分析师,我观察到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- 这次上涨可能不是昙花一现,而是一个更加持久的牛市开端。市场正在"挤泡沫"说实话,我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这些年,见惯了各种暴涨暴跌。但这次的情况确实与众不同。知名分析师Credible Crypto指出一个关键指标:未平仓合约(OI)正在减少。这意味着什么?简单来说,就是那些喜欢加杠杆玩心跳的投机客... ...[详细]
-
华尔街巨头的比特币ETF梦想迎来转机:法院裁定SEC必须重新考虑灰度申请
这可能是加密货币行业期盼已久的转折点。就在周一,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巡回上诉法院作出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裁决,为灰度投资公司(Grayscale)的比特币ETF之路扫清了重要障碍。作为一位长期关注金融监管动态的分析师,我不得不说这场胜利来之不易。司法胜利:SEC被裁定"武断行事"这场持续已久的法律拉锯战终于有了结果。法院两个月前就已经明确指出,SEC拒绝将170亿美元规模的GBTC转换为现货ETF的... ...[详细]
-
最近有个特别有趣的现象,我身边不少朋友都在讨论要不要在元宇宙里买房。说实话,第一次听说这个概念时我也觉得天方夜谭,但深入研究后发现这事儿还真不简单。虚拟世界里的真实体验记得我第一次体验Decentraland这个虚拟世界时,那种震撼感至今难忘。这不是普通的网络游戏,而是一个完全由用户主导的数字王国。想象一下,你花10万元买块虚拟地皮,过两年可能涨到100万——这种疯狂的故事正在真实上演。我认识一个... ...[详细]
-
最近金融圈里最热闹的话题,莫过于各家巨头争相申请比特币ETF了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在资本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业内人士,这种景象在几年前简直难以想象。贝莱德效应引发的连锁反应贝莱德这头华尔街巨象踏入加密货币ETF领域,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。我记得那天看到新闻时,办公室里立刻炸开了锅——这家管理着近10万亿美元资产的资管巨头居然对加密货币动心了!这种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。就像当年iPhone问世后... ...[详细]
-
Uniswap v4升级引发争议:Hooks功能会是DeFi审查化的第一步吗?
最近Uniswap Labs的动作让整个加密圈沸腾了。作为DEX领域的领头羊,他们即将在v4版本中推出的Hooks功能,却在社区里掀起了一场关于去中心化本质的大讨论。说实话,看到这个新闻时我的第一反应是:这到底是创新还是妥协?被质疑的"选择性KYC"X平台上一位敏锐的观察者晒出截图,直言不讳地指出:"Hooks功能很可能是Uniswap迈向KYC验证的第一步。"这让我想起温水煮青蛙的故事——最初看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看着狗狗币(DOGE)最近的走势,我这个老币圈人都觉得有点揪心。这只曾经风靡全球的"网红币"现在就像个走钢丝的杂技演员,在0.055美元到0.06美元这个狭窄区间里摇摇欲坠。每次它想要往上冲一冲,就被一条无形的阻力线狠狠砸下来,这已经是第五次了!记得上周二那天,DOGE刚想发力向上,结果K线图上立马就出现了一根长长的上影线,就像被人当头泼了盆冷水。这种场景我见得太多了,通常意味着市场上有大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和几位在投行工作的老友聚餐,聊起当下最火的投资话题,没想到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加密货币。这让我想起去年参加的一场金融科技峰会,当时AIC交易所的Jacob Mitchell打了个很有意思的比方:"如果把加密市场比作一场马拉松,我们现在可能刚跑过半程标记。"这个观点让我深有感触。打破孤岛:区块链互操作性正在改写金融规则记得2017年那会儿,人们还在争论区块链到底有没有实用价值。如今情况完全不同了... ...[详细]
-
最近看到一份来自Kaiko的研究报告,说实话里面的数据着实让人吃了一惊。现在的加密货币市场就像是个不断收缩的圈子,头部几家交易所几乎把整块蛋糕都端走了。作为一个见证了多轮牛熊转换的老韭菜,这种集中度着实让我感到担忧。交易所版图巨变:币安一家独大记得三年前,虽然币安已经是行业老大,但市场份额还不到40%。现在可好,直接飙升到64.3%!这相当于每三笔加密货币交易里,就有两笔发生在币安。更夸张的是,前... ...[详细]
-
在香港这个金融之都,加密货币的故事才刚刚翻开第一页。说起香港的加密行业发展,HashKey就像一面镜子,映照着这个新兴市场的起起落落。有意思的是,这家公司在业内有个特殊的称号——"加密界的黄埔军校"。HashKey Group的首席运营官翁晓奇跟我分享了一个有趣的现象:"我们的合规官(RO)已经被同行们挖了不止三遍。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需要申请和升级牌照,这种人才争夺战还会持续升温。"这背后的原因很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