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i能巨头的魔破G之争咒否打

i能巨头的魔破G之争咒否打

2025-09-26 22:10:10 [市场] 来源:链通天下

巨头之争:Gemini能否打破GPT的魔咒?

说实话,每次看到Google在AI领域放出大招,我都能感受到一种复杂的情绪暗流。这家科技巨头就像个憋着一股劲的拳击手,在AI竞技场里与OpenAI上演着一场精彩的攻防战。还记得今年5月Google I/O上PaLM系列的亮相吗?那简直就是对当时风光无限的GPT-4的一记重拳。

现在Google又冷不丁抛出了Gemini系列,包含从Nano到Ultra三个版本。官方数据确实很漂亮:在32项主流基准测试中,Gemini Ultra有30项碾压了GPT-4。特别是它标榜的"原生多模态"特性,从一开始就同时训练文本、图像、音频等多种数据,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学外语时"沉浸式教学"的效果。

不过说实话,这些基准测试的成绩单就像高考分数,能说明问题但又不完全说明问题。我认识的一位数据科学家朋友就吐槽:"Gemini Pro连Python写个简单函数都搞不定,这跟宣传的差太远了。"更别提那个引发争议的宣传视频了——Gemini对手势的惊人反应,其实是靠隐藏提示词作弊的。这让我想起了2017年Google Assistant现场演示"订餐厅"的把戏,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。

说来也怪,Google似乎总在扮演追赶者的角色。每次OpenAI发布新模型,舆论就催着Google出招。就像两个武林高手过招,一个出招,另一个必在两个月内还击。但说实话,这种"你追我赶"真的能改变格局吗?看看现在GPTs开发者社区的规模,Google在生态建设上已经落后了不止一步。

作为一个从90年代就关注科技行业的老网民,我对Google有着特殊感情。当年Android靠开源策略硬生生从苹果嘴里抢下半壁江山,现在怎么把开源阵地拱手让给了Meta?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。或许Google太想证明自己依然是AI领域的王者,结果反而显得有点用力过猛。

有趣的是,Google的处境和中国大模型开发者出奇地相似。大家都在绞尽脑汁证明自己比GPT强,连测试技巧都如出一辙——用更复杂的提示词来"美化"成绩单。这让我想起一个有趣的比喻:现在的大模型竞争,就像各大门派围攻OpenAI的光明顶,连战术都出奇地一致。

Gemini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:它是完全基于Google自研TPU芯片训练的。这意味着什么?简单说,Google在大模型训练领域率先摆脱了对英伟达的依赖。这对中国AI产业来说,无疑是个值得关注的技术突破方向。

更接地气的是Gemini Nano,这个"小身材大智慧"的版本专为Pixel 8手机优化。国内手机厂商其实早就布局"端侧模型"了,现在Google的加入,说明这个方向确实大有可为。就像智能手机的发展史一样,未来的AI可能也会走上"云端+终端"的协同道路。

看着Google在Gemini上的种种努力,我仿佛看到了中国AI从业者的影子——那种不服输的倔强,那些小心思和小技巧,以及对自主创新的执着。说到底,在AI这场马拉松里,无论是科技巨头还是初创公司,头顶上都悬着同一个"幽灵"——GPT。这个幽灵既是对手,也是鞭策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。

(责任编辑:活动)

推荐文章
  • 当元宇宙遇上制造业:一场虚实相生的产业革命正在上演

    当元宇宙遇上制造业:一场虚实相生的产业革命正在上演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:一位工程师坐在电脑前,仅用几个简单的转换器和几根导线,就完成了上千辆新车的刹车系统测试。这不是科幻电影,而是元宇宙技术正在改变传统制造业的真实写照。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科技与产业融合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,这种变化比我们预想的来得更快、更猛烈。从概念到车间:元宇宙的落地之路记得去年走访一家汽车科技公司时,研发主管兴奋地向我展示他们的"虚拟实验室"。"以前测试一个新部件要造几十台样车,... ...[详细]
  • 华尔街老钱为何对加密世界望而却步?5篇深度解析带你读懂市场脉搏

    华尔街老钱为何对加密世界望而却步?5篇深度解析带你读懂市场脉搏 Coinbase首席执行官Brian Armstrong最近难得敞开心扉,分享了这家加密巨头的成长历程。说实话,听完这些故事,我才明白这家公司能活到今天真是个奇迹。想想看,既要应对美国本土的残酷竞争,又要时刻防备朝鲜黑客的偷袭,还要在政策的风口浪尖上保持平衡。最戏剧性的是,差点因为CEO的一票否决错过了USDC这块大蛋糕!现在他们又在捣鼓预测市场,看来加密世界的边界还在不断拓展。以太坊站上4900... ...[详细]
  • 危机中的机遇:比特币触底11.2万,如何把握抄底黄金窗口?

    危机中的机遇:比特币触底11.2万,如何把握抄底黄金窗口? 看着比特币一路跌到11.2万附近,说实话我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。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的老韭菜,这种熟悉的下跌味道让我既紧张又兴奋。市场永远是这样,当大多数人都在恐慌抛售时,往往就是最好的入场时机。比特币:关键支撑位在哪里?记得去年这个时候,比特币还在6万左右徘徊,转眼间已经跌回11万区间。技术面上看,112000这个位置非常关键,不仅是最后的起涨点,更是心理防线。要是跌破这里,下一个支撑位就要看1... ...[详细]
  • 特朗普家族加持的WLFI:20倍收益神话还是昙花一现?

    特朗普家族加持的WLFI:20倍收益神话还是昙花一现? 金融圈最近都在疯传一个叫WLFI的项目,说实话,看到特朗普家族站台的消息时,我的第一反应是:这又是个蹭热度的meme币吧?但深入了解后才发现,事情没那么简单。惊人收益背后的真相听说早期投资者入场价才0.015美元,现在盘前价格已经飙到0.319美元了。20倍的收益啊!这让我想起2021年牛市时那些暴富神话。不过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太清楚高收益背后的风险了——记得去年的Luna吗?... ...[详细]
  •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安全事件频发与行业新动向

   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安全事件频发与行业新动向 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可是相当不太平啊!先说个让人揪心的消息,iToken钱包(原火币钱包)居然被前员工植入木马,导致部分用户的助记词和私钥泄露。这事儿可真是够呛,据说有用户损失高达139万美元!虽然平台采取了补救措施,把用户资产转移到安全地址,但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:数字资产安全真的马虎不得。JPEX牌照疑云重重香港那边也不消停。JPEX交易所的牌照问题被媒体捅破了窗户纸——它宣传的三个国家牌照居然... ...[详细]
  • 区块链世界的双城记:以太坊与索拉纳的差异化生存之道

    区块链世界的双城记:以太坊与索拉纳的差异化生存之道 在加密世界的这片江湖里,以太坊和索拉纳就像两位性格迥异的武林高手。一个像沉稳内敛的少林方丈,一个似灵动多变的峨眉掌门。它们的发展路径差异,正在塑造着完全不同的市场生态和投资者群体。以太坊:金融体系的数字化基建工每次参加加密圈的酒会,总能看到一群西装革履的银行家围着ETH高谈阔论。这让我想起去年在苏黎世遇到的一位瑞银高管,他半开玩笑地说:"现在我们开会讨论区块链,都是在说以太坊,就像十年前大家讨论互... ...[详细]
  • 8.28币市风云录:BTC与ETH的震荡困局与突围之道

    8.28币市风云录:BTC与ETH的震荡困局与突围之道 说真的,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加密世界,每个投资者都像是在坐过山车。昨晚我盯着屏幕到凌晨,看着那些跳动的数字,不由得想起去年那个疯狂的牛市。现在市场又回到了熟悉的震荡节奏,说实话,这种行情比单边市更考验人的耐心。比特币:在十字路口的犹豫眼下比特币就像个踌躇不决的年轻人,在11.2万附近来回踱步。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:虽然2小时图的蜡烛线慢慢往上爬,像春天里冒出的新芽,但日线图上那根MACD死叉的阴影还... ...[详细]
  • 以太坊的魔幻现实:机构叛变ETF流出却挡不住新高之路

    以太坊的魔幻现实:机构叛变ETF流出却挡不住新高之路 这真是一个奇特的场景——以太坊价格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奔向历史高点,而身后的现货ETF资金却在不断"失血"。作为长期观察加密货币市场的分析师,我不得不说,这个现象完美诠释了"市场永远是对的"这句老话。冰火两重天:机构玩家的割裂游戏最近的数据就像是一部金融谍战片:一方面,美国现货ETF出现了约11.1万枚ETH的净流出,这个数字足够让短线交易者辗转难眠;但另一方面,贝莱德这样的金融巨鳄却在暗中布局,豪掷... ...[详细]
  • 日本数字货币新动向:日元稳定币即将问世

    日本数字货币新动向:日元稳定币即将问世 今年秋天,日本的金融版图或将迎来重要变革。据日经新闻最新消息,日本金融厅正在积极推进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策——批准发行该国首个与日元直接挂钩的稳定币。这可不是普通的加密货币,而是经过官方认证的"数字日元",由东京金融科技先锋JPYC公司负责运营。说实话,这个消息让我想起去年在东京金融科技展看到的场景。当时就有业内人士预测,日本很可能会在稳定币领域发力。毕竟全球稳定币市场已经膨胀到2500亿美元规... ...[详细]
  • 稳定币大时代来临:高盛最新报告揭示企业如何乘风破浪

    稳定币大时代来临:高盛最新报告揭示企业如何乘风破浪 盛夏八月,高盛一份重量级报告《稳定币之夏》在金融圈掀起波澜。说实话,这份报告让我想起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人们对电子支付系统的狂热——当时谁能想到PayPal这样的支付工具会彻底改变我们的消费方式?如今,稳定币正在上演同样的故事。新兴市场的"美元替代品"说到稳定币的应用,最令我惊讶的不是硅谷的科技公司,而是遥远阿根廷街头的普通老百姓。去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旅行时,我发现很多小店都接受USDC付款—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