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通力还机号缩信是蓄是危以太坊再
最近在加密圈里,一个有趣的现象正在发生:越来越多的以太坊"矿工"(现在应该叫验证者了)开始收拾行囊准备离场。这可不是什么小事情,要知道这些验证者可是以太坊网络的命脉所在。随着他们陆续退出,以太坊的产出速度明显放缓,而与此同时,网络上燃烧ETH的数量却节节攀升。这就像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,让以太坊再次陷入了通缩状态。 说到最近的大事,CZ的辞职绝对是最劲爆的头条。这位币安掌门人用43亿美元的和解金,给加密行业的"狂野西部"时代画上了句号。有意思的是,市场对此的反应出奇地冷静——BNB只跌了9%,比起6个月前SEC起诉时24%的暴跌,简直是小巫见大巫。我观察到,虽然一开始确实出现了资金出逃,但短短6天后,资金又开始回流。这充分说明,在经历了这么多风浪后,加密投资者已经变得更加理性成熟。 比CZ辞职更值得玩味的,是以太坊质押市场的剧变。自从上海升级开放提现功能后,验证者们就像听到了撤退的号角——每天平均有1000多人选择退出。作为一名长期观察者,我发现这个时间点特别有意思:恰好与最近加密货币的上涨行情吻合。这不禁让人猜测:是不是大家都在套现准备迎接牛市? 更细致的数据分析显示,Kraken和Coinbase这些中心化交易所成了资金流出的重灾区。这很可能与美国的监管压力有关,毕竟现在美国国债收益率都超过5%了,谁还愿意冒险玩质押?但有趣的是,Lido这样的去中心化质押平台却逆势增长,充分展现了DeFi的韧性。 随着验证者减少,以太坊的产出量自然下降——最近7天每天的增长率下降了0.5%。但更关键的是网络活动的变化:曾经火爆的NFT和DeFi交易现在几乎成了"过气网红",Gas消耗量分别下降了3%和57%。反倒是普通的加密货币转账和稳定币交易异军突起,Gas消耗量分别增长了8.2%和19%。 这种转变让我想到2017年的情形:市场回暖时,资金总是先流向主流币和稳定币。现在每天有近900个ETH被燃烧掉,加上产出减少,以太坊再次进入通缩也就不奇怪了。这种"减产+增需"的双重效应,像极了一个精妙设计的经济模型。 回顾以太坊合并后的历程,供应量就像坐过山车:通胀-平衡-通缩-短暂通胀-再次通缩。这种波动恰恰反映了市场情绪的起伏。最近的通缩,实际上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:投资者套现需求、监管压力下的资金转移、市场回暖带来的交易活跃... 作为一个见证过多次牛熊的老韭菜,我认为这次通缩与2021年的情况截然不同。那时是由NFT狂热驱动的,而现在则是更加理性和多元化的市场行为。这或许预示着以太坊正在走向成熟——不再依赖某个单一热点,而是建立起了更加健康的经济生态。币安风波背后的深层启示
质押者的"大迁徙"
供需关系的微妙平衡
通缩背后的市场逻辑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比特币绝地反击:FTX余波中的市场博弈
- 游戏行业迎来重磅合作:P12联手Mobox开启全链游戏新纪元
- Solana的涅槃之路:Jito Network如何逆势崛起
- 独家复盘:ETH精准空单37点完美收官
- 以太坊合并一周年:一场静悄悄的金融革命
- 一条推文引爆美债市场:Ackman为何突然急转弯?
- Layer2赛道深度观察:从繁荣到未来的可能性
- 揭秘:比特币暴涨期间,那些神秘巨鲸都在偷偷买什么?
- 比特币惊魂48小时:从33,700美元跌落后重拾升势的幕后故事
- MOBOX:当游戏遇上金融,一场颠覆性的冒险正在上演
- 柴犬币(SHIB)的涅槃重生:燃烧率暴涨400%背后的故事
- 印度警察竟成庞氏骗局推手:240亿加密骗局背后的人性困局
- 加密货币市场狂飙:比特币13万目标在望,以太坊4800美元只是热身?
- 小白如何在加密货币市场淘金?空投玩法深度解析
- 印度警察竟成庞氏骗局推手:240亿加密骗局背后的人性困局
- 比特币暴涨破3.5万美元 这次能狂欢多久?
- 火爆的以太坊扩容浪潮:Blast之后,谁在领跑?
- 波场TRON与孙宇晨双喜临门!2023区块链颁奖季迎来高光时刻
- 比特币ETF热潮下,华尔街大佬们都在偷偷布局什么?
- 全球市场周度观察:A股强势反弹,中美关系现暖意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