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动道化学谁在A赛与美币圈玩家资深债的奇妙反应
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加密市场的老手,我发现RWA(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)领域正在上演一场有趣的戏码——真正推动这个赛道发展的,不是我们期待的新用户,而是那些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"老韭菜"们。 想象一下,现在的链上RWA就像一个大杂烩: • 房地产:听起来高大上,但实际规模最小,就像个精致的小点心 • 私人信贷:曾经风头无两,现在有点后劲不足 • 美债:新晋网红,收益率高得让人眼红 说实话,当我看到美债RWA的增长曲线时,都不禁感叹:这届币圈用户终于学会"稳中求进"了!毕竟在经历了几轮市场暴跌后,大家终于意识到,年化3%的稳定收益总比归零来得强。 最让我意外的是Franklin Templeton这样的"白头发"机构也来凑热闹。这家管理着1.5万亿美元资产的老牌机构,居然也开始玩起了代币化国债。这感觉就像看到你爷爷突然开始刷抖音——既违和又有趣。 不过说实话,这些传统机构带来的用户占比还是太小了。根据我的观察,目前RWA的主力用户仍然是那些在2021年就活跃的老地址。看来要让华尔街完全接纳加密世界,我们还需要更多耐心。 现在的局面特别有意思: 私人信贷RWA的收益比DeFi借贷高出7.7%,但风险也更高。这就好比在赌场里,你可以选择稳赚3%的轮盘赌外围,或者搏一搏7.7%的百家乐。 我认识的一位矿工朋友最近就把部分USDT从Aave转到了Centrifuge,他的原话是:"反正都是在赌,不如赌个大的。"这种心态在币圈相当有代表性。 不过我必须提醒大家,RWA领域的水很深。比如最近备受争议的stUSDT,号称有18亿美元规模,但连最基本的透明度都做不到。这不免让人想起当年的那些"空气项目"。 更讽刺的是,虽然RWA号称要"打破金融壁垒",但实际上参与门槛可能比传统金融还高。KYC、AML、信用认证、最低限额...这哪是去中心化?分明是把华尔街那套搬上了链。 美联储的一举一动正在深刻影响着这个新兴市场。从去年私人信贷占主导,到今年美债崛起,RWA的版图变化比加密货币价格还快。 作为一个经历过数次牛熊的老韭菜,我认为RWA可能是加密世界最接近"出圈"的赛道。但要让普通投资者真正接受,还需要解决透明度、流动性和用户体验这些老问题。 毕竟,在追求收益的路上,安全和便捷永远是最重要的两个路标。RWA的众生相
传统大鳄的试探性入局
收益率之战
警惕"皇帝的新衣"
未来展望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稳定币与股票代币化:金融革命的十字路口
- 印尼小微企业迎来春天:BRI集团如何用三步走战略改变3600万人的生活
- XRP价格或将迎来史诗级爆发?加密圈大佬最新预测引热议
- 数字人民币与加密货币兑换:一场金融变革的前夜
- Web3社交革命遇挫:Coinbase力挺的XMTP为何沦为钓鱼攻击温床?
- 香港Web3.0浪潮:站在数字经济的最前沿
- 以太坊或将迎来雪崩式下跌?300美元关口岌岌可危
- 区块链:加密货币网站的灵魂所在
- 9.13市场观察:交易这回事,说白了就是跟自己较劲
- 加密货币市场展望:当风暴中的机遇悄然浮现
- PayPal前高管吐槽:全球支付还停留在传真时代,比特币或成破局关键
- 莱特币遭遇寒冬:价格跌回2022年水平 市场信心跌至冰点
- 数字货币市场深度分析:抄底时机与风险把控
- 揭秘魔术般的零知识证明:如何在不说破的情况下让人信服
- EigenLayer的商业故事:创新神话还是泡沫一场?
- 数据可用性的真相:你以为的DA可能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样
- 华尔街大鳄正在密谋一场以太坊盛宴
- 9.11行情观察:市场犹如过山车,抄底or做空?
- 加密世界的熊猫快车:PandaBridge让你的资产随心所欲地跨链
- 当你的交易所密码在网上裸奔:揭秘加密交易安全漏洞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