酿大戏了季度跌惨,市场正比特币三别急在酝
作为一名追踪加密货币市场多年的分析师,说实话,今年三季度比特币的表现确实让我有点失望。就像坐过山车一样,从年初的势头强劲到现在的"跌跌不休",BTC在这个季度硬生生给投资者带来了11.1%的亏损。不过有意思的是,它居然还不是最惨的——长期国债以-11.9%的回报率"荣登"倒数第一。 NYDIG的老朋友Greg Cipolaro最近发了篇研究报告,详细分析了这一现象。说实话,我挺赞同他的观点。虽然市场上利好消息不断——从有利的法庭判决到现货比特币ETF的种种努力,甚至还有各种宏观经济变动,但比特币就像个"倔小孩",死活不肯突破3.1万美元的心理关口。 但话说回来,如果你把目光放远一点就会发现,整个市场都在"感冒"。黄金、美股、房地产...几乎所有资产类别都在三季度"打喷嚏"。说真的,能在这种环境下还能保持上涨的资产简直就是"稀有动物"——大宗商品涨了15.5%,现金也勉强涨了1.3%。 传统基金会的Peter St. Onge提出了个有意思的观点。他认为比特币最近的"蔫儿"跟通胀预期的变化有关。我仔细想了想,确实有道理。记得去年这个时候,大家都在讨论"超级通胀",现在风向变了。不过St. Onge提醒我们,中东局势这个"黑天鹅"可能会让市场重新洗牌。 说到这里,我不得不提一个有意思的现象:在金融风暴来临时,比特币总是扮演着双重角色——既是避险资产又是风险资产。这种双重性格让它变得特别难预测,但也特别迷人。 Cipolaro的看法则更偏向传统分析,他把矛头指向了高通胀、加息周期这些常规因素。不过作为过来人,我得提醒各位投资者:历史数据显示,第四季度往往是比特币的"丰收季"。就像2017年那个疯狂的12月,还有2020年底的暴涨,都发生在第四季度。 虽然最近市场让人提不起劲,但别忘了,比特币今年整体还是涨了63%——比那些所谓的"大盘成长基金"强多了。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转换的"老韭菜",我的经验是:市场总是在绝望中孕育希望。也许,现在正是需要点耐心的时候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10.5行情策略:与其低声下气求合作,不如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
- 元宇宙的下一站:探索自治世界的文化基因
- 比特币ETF热潮:一场即将改写加密历史的资本盛宴
- 如何在加密市场淘金:寻找百倍币的实战指南
- 机构大举进军比特币ETF,但散户仍是市场主角
- 市场回暖之际,Bitget悄然成为加密交易所中的隐形冠军
- 普通人靠炒币真的能逆天改命吗?我用10分钟告诉你残酷真相
- 金融科技革命:Axelar如何用跨链技术撬动5.5万亿资管市场
- 当AI遇见区块链:Cartesi如何打开技术创新大门
- 苹果再陷垄断风波:用户怒诉支付生态操控内幕
- BC科技停牌引发市场猜测:OSL业务真的要卖身了吗?
- 比特币五浪上涨结束?关键位置与操作策略全解析
- 比特币反弹背后:一场精心设计的猫鼠游戏
- 印度3亿美元加密骗局惊天内幕:警察竟成帮凶
- Avalanche强势崛起:30天翻倍的AVAX背后藏着什么秘密?
- 当区块链遇上淘金热:一位老韭菜的真诚分享
- Web3还在喘气:一个参会者的真实观察笔记
- 小白必看!PandaTool六大发币模式全攻略
- RWA革命:金融创新的机遇与挑战
- 童话王国的新冒险:迪士尼如何在元宇宙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