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技术济的到代事儿原理拆解从币经
作为一个在加密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最近看到Celestia的空投消息时,我第一反应是:"又来了一个画大饼的项目?"但当我深入研究后,发现这个号称"模块化区块链"的项目确实有不少独到之处。
从LazyLedger到Celestia的蜕变
记得2021年那会儿,我正在研究Cosmos生态,偶然间看到一个小项目叫LazyLedger完成150万美元融资。没想到短短几个月后,它改头换面成Celestia,还迅速拿下5500万美元B轮融资。这个速度,连我这个见惯风浪的老韭菜都要竖起大拇指。
说实话,在StarkWare和zkSync这些"拖延症患者"的衬托下,Celestia两年从立项到空投的执行力确实令人印象深刻。不过这也得益于它选择了CosmosSDK这条捷径——毕竟在Cosmos生态里,代币不只是摆设,而是实打实要用来维护网络安全的。
机构眼中的香饽饽
为什么机构如此追捧Celestia?让我想起2018年那篇轰动学术圈的论文《欺诈和数据可用性证明》。当时我在研究轻客户端技术,这篇由CelestiaCEOMustafa和V神合著的论文确实让人眼前一亮。不过要澄清的是,V神的署名只代表他对技术的认可,并不意味着他背书这个项目。
记得2022年初V神在Reddit发文时,我正好在关注Celestia的动态。他表达了对使用CelestiaDA可能面临51%攻击的担忧,这提醒我们:Celestia的技术路线虽然获得认可,但以太坊显然更倾向于发展自己的DA方案。
TIA代币经济的"猫腻"
作为一个经历过无数次空投的老江湖,我得提醒大家:Cosmos系的代币经济和其他项目可不一样!TIA的总量是无限的,创世区块的10亿枚只是起点。
让我给大家算笔账:如果创世区块所有代币都参与质押,第一年通胀率8%,产出800万枚TIA。但现实是,只有7.4%的空投代币是流通的。假设其中10%参与质押,日化收益率就能达到惊人的2.96%!这让我想起了去年Evmos的惨痛教训——高APR维持三个月后,官方出手导致收益率暴跌,引发踩踏式抛售。
最关键的是那句"所有锁定或解锁的代币都可以被质押"。这意味着占大头的锁仓代币也能参与staking,随时可能进场分一杯羹。这种设计看似公平,实则暗藏杀机——当机构开始质押时,你的收益可能瞬间腰斩。
数据可用性的本质
说实话,"数据可用性"这个翻译确实误导了不少人。我第一次看到时也以为是关于数据存储的问题。后来才明白,DA其实是验证新区块的一套方法。
想象一下:传统区块链就像要求每个陪审员都要看完整个案件的录像才能投票;而Celestia的DA技术就像随机抽取几段关键视频,通过统计学方法就能判断案件真实性。这种设计大幅降低了对硬件的要求,让区块链可以更去中心化地运行。
目前DA赛道竞争激烈,从以太坊的Proto-Danksharding到PolygonAvail,各家都在发力。Celestia的优势在于技术相对成熟,这次空投也确实让它抢占了先机。但最终谁能胜出,还得看主网上线后的实战表现。
作为一个经历过数次牛熊的老兵,我建议大家在参与Celestia时要保持清醒:高APR固然诱人,但一定要警惕机构突然进场导致收益率骤降的风险。记住,在这个市场里,看得见的收益往往伴随着看不见的风险。
(责任编辑:市场)
-
说起P2P网贷,我这个老金融人至今心有余悸。记得2015年那会儿,我隔壁退休的张老师把全部积蓄30万投进了一个叫"钱生钱"的平台,天天跟我炫耀10%的年化收益。结果半年后人去楼空,老人家差点没缓过来。如今RWA概念火爆,看着朋友圈里那些似曾相识的营销话术,我不禁打了个寒颤。P2P的惨痛教训P2P这出戏码,简直就是一部中国特色的金融悲剧。一开始大家都觉得这是金融创新的好事儿,谁能想到最后变成了一场全... ...[详细]
-
在2023年的区块链圈子里,Trains这个项目简直火得一塌糊涂。说实话,我研究区块链项目这么多年,很少见到这么有创意的玩法。这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公司,把人工智能和量化交易玩出了新高度,让传统金融圈的大佬们都不得不侧目。这个AI量化交易系统有点东西Trains最让我惊艳的是他们自主研发的TAI金融大语言模型。想象一下,一个24小时不眠不休的交易机器人,能在毫秒间分析市场行情,做出最优决策。这不就是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在CNBC的一档节目中,安联集团首席经济顾问穆罕默德·埃尔-埃利安的一席话让我陷入了沉思。这位曾在全球最大债券基金PIMCO担任掌舵人的经济学家,对比特币的态度转变简直像是一部精彩的华尔街戏剧。传统避险资产的神话破灭埃尔-埃利安谈到一个令人玩味的现象:在最近的巴以冲突期间,市场居然开始把比特币和股票当作"安全资产"来追捧,而传统的避险天堂——美国国债却遭到冷遇。这可真是讽刺,要知道10年期美债... ...[详细]
-
一年前的那个秋天,当埃隆·马斯克豪掷440亿美元买下推特时,谁也没想到他会在周年纪念日上抛出这样一个惊人言论:要让X(推特的新名字)彻底取代你的银行账户!这个科技狂人又在全员大会上大谈特谈他的"超级应用"梦想,眼睛都不眨地承诺明年就要推出全套金融服务。说实话,我第一反应是:又来?微信启示录:超级应用的诱惑马斯克对微信的迷恋简直像个痴情的追求者。他在会上又一次提到:"中国人用微信搞定了一切,但我们不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名在游戏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,我最近在研究Web3游戏领域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这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新兴市场,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调整期。就像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一样,Web3游戏也面临着供给过剩、需求不足的困境。但正如那句老话所说,"危机就是转机",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对这个领域的深度观察。市场现状:冰火两重天记得去年参加游戏开发者大会时,咖啡厅里到处都是谈论NFT和区块链游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加密生态的投资人,我不得不说Telegram这次的选择相当精明。这家通讯巨头在商业化道路上屡屡受阻后,终于找到了一个既能保持初心又能创造价值的完美方案 - OpenTele生态系统。Telegram的商业化困境记得去年和一位硅谷投资人聊天时,我们还调侃Telegram就像个"高冷的贵族" - 坐拥8亿月活用户却不知道怎么变现。创始人杜罗夫的理想主义让Telegram迟迟不愿像Wha... ...[详细]
-
最近朋友圈里突然冒出很多人在讨论BRC20,这个原本小众的赛道突然变得热闹起来。看着一个个财富神话,我这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也不禁心痒难耐。BRC20到底是什么玩意儿?简单来说,BRC20就是比特币区块链上的"涂鸦艺术"。它利用了Ordinals协议,把各种代币信息刻在比特币的最小单位"聪"上(1聪=0.00000001BTC)。这感觉就像在一张张珍贵的邮票背后写字,只不过现在是往比特币上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在推特上看到有人将Layer2简单地定义为"侧链+桥",这种说法让我不禁摇头苦笑。就像说智能手机就是"能上网的诺基亚"一样,这种定义既对又不对,却错过了最重要的精髓。当我们在谈论"桥"时,到底在说什么?把Layer2简化成"桥"这个说法最大的问题在于,"桥"这个概念本身就太宽泛了。就像"交通工具"可以指自行车也可以指喷气式飞机,不同跨链桥之间的安全性差异简直天差地别。记得去年Axie Infi... ...[详细]
-
要说最近币圈哪个项目最热闹,TRB绝对能排上号。昨儿个这币一口气涨了将近10%,20亿美元的成交额在那儿摆着,看来还是有不少人在盯着这块"肥肉"呢。别看它现在市值排名才222位,但在一些老韭菜眼里,这项目可是个香饽饽。价格走势的技术面解读现在的价格跟历史高点比,简直就是在"打折促销"。我认识好几个做空的哥们儿就靠着资金费率赚了不少。不过细看技术指标挺有意思:15分钟的RSI和布林带显示市场情绪还算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币圈又上演了一出魔幻大戏:一个名叫sats的BRC-20代币,价格在短短两天内飙升了250%!作为一名见证过无数"币圈奇迹"的老韭菜,我不得不说这个涨幅还是让人心跳加速。记得半个月前它还在0.00000002美元附近徘徊,转眼间就冲上了0.00000007美元的高位。从笑话到传奇:SATS的逆袭之路初次听说sats这个代币时,我和很多人一样都把它当作一个玩笑。2.1千万亿枚的总供应量,是比特币... ...[详细]